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关注  > 正文
比亚迪想挣印度人的钱,可能真没那么容易~
来源:Auto     时间:2023-07-29 01:13:22

最近在汽车圈一个比较火的新闻就是比亚迪在印度建厂的计划被当地政府给否决了,一时间车圈炸开了锅。有为比亚迪侥幸逃脱而感到庆幸的,也有为印度突然“良心发现”拒绝比亚迪计划而感到错愕的,总之什么说法都有。那为何对于投资建厂这么一件好事,印度却直接给拒绝了呢?

其实印度一直没变,一直都是那样一个让人觉得甚是奇葩的国度。饮恒河水、喝牛尿应对新冠病毒等等,无处不在的骚操作着实让人大跌眼镜。然而印度的另一面,却显得与前者格格不入。2022年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五,GDP增速位居世界前列。印度的经济无疑是非常亮眼的,因此在另外一帮人看来,印度是一个十分广阔、有着“光明前景”的巨大市场。

就拿最近业界传的沸沸扬扬的某车企准备在印投资建厂传闻来说吧。前有比亚迪投资建厂被拒的案例,特斯拉这边就马上和印度政府高层会晤商谈在当地建厂的相关事宜,预计将生产一款售价较低的车型供印度销售并出口。


(相关资料图)

另外给个数据,作为一个14亿的人口大国,其电动车的渗透率甚至不足2%,足以可见,有多少人眼馋这块肥肉了吧。然而,这块肥肉真的能吃到嘴里吗?可能真的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比如前有通用汽车2017年就停止在印生产并销售新车,究其原因是认为在印市场已经“无利可图”。后有福特汽车辛苦耕耘十余年却亏损近百亿,最后连工厂都低价卖给了印度塔塔集团,落得个惨淡收场。

而在其他非汽车领域,众多外资企业在印度血本无归的案例也是数不胜举。另外多说一个案例,大家都知道一个国家的法律是最为神圣尊严的,然而印度为了能够多收点钱,竟然连法律都可以肆意修改。2007年沃达丰在印有一笔收购业务,本来无需缴纳的资本利得税竟在印度政府的神操作下成了必须缴纳。因为印度议会直接修改了1961年的所得税法律,导致沃达丰方面直接败诉,需要缴纳税款。

究其原因,小编认为或许可能与印度自身的发展战略有关。要知道,印度前些年一直在强推“印度制造”战略,妄图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制造业强国。因此印度便推出各种补贴啊税收优惠措施等来吸引外资,以此来提高本地的制造业水平。现在看来,印度实际的行动的效果还是“收获颇丰”且“卓有成效”的。

印度一方面在财政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战果,赚得盆满钵满。而另一方面,外资在印工厂也通过各种方式低价卖给印度本地企业,也算是在一定程度提升了制造业水平。总的来说,印度也算是以一种非正常手段收获了自己想要的。

然而凡事有利就有弊,印度在表面上是赚大发了,实际上是在用自己的国际信誉度来做置换。照此以后,哪家企业还敢来印度参与投资建厂啊?

自此以后,外国企业都学精了。想要进行合作,先付全款等可能会成为主流趋势。另外重技术轻投资或许会成为进入印度市场的主流策略,毕竟这样的方式可以让车企在印度市场不如意的时候,还能全身而退。

再呼应到开头提到的比亚迪建厂被拒的事情,或许真的可以为比亚迪而感到庆幸。

也不知道特斯拉印度建厂的最后结局会怎样,权且留个悬念吧。

最后就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收尾吧,“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标签:

相关新闻

X 关闭

X 关闭

精彩推荐